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辅导 - 正文

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行测辅导:充分利用语境

来源:华图 2013-10-15 9:41:52

 公务员考试言语部分的选词填空,一直是广大考生的一个难点。根据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一个命题趋势,言语的选词填空部分不再仅仅是考察大家对词语具体含义的理解,更多的是测查考生有无联系上下文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预计即将到来的2014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的选词部分,仍然会沿袭这种命题思路,着重考察各位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上,这种考察方式并没有增加试题的难度。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和合理的思维方式,那么相信选词填空这个难点会转变为各位考生的得分点。

  下面结合具体题目来为大家讲解在选词填空中如何联系上下文进行逻辑思考。

  【例1】 这些在今天看起来新奇、鲜活的历史,在当时却是________的事情,并不被社会重视,大多是作为逸闻而散见于外地来京人士的私人笔记或清末以来出现的报章之中。资料的极端________,成为社会史研究者和爱好者进入这个领域的重重难关。

  A.街谈巷议 晦涩 B.耳熟能详 隐秘

  C.司空见惯 分散 D.妇孺皆知 匮乏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相结合的题目。此题的突破口在第二空,第二空前有提示性的语言:“大多是作为逸闻而散见于外地来京人士的私人笔记…”,这句话正好提示我们选入的词语应该能够表达“散见”,所以第二空填入“分散”最宜。第一空的成语只作为验证就可以了。

  【拓展】一般情况下成语和实词结合的考题,建议考生从实词入手,如果实词比较难分析,再分析成语。

  【例2】敦煌壁画共有五万多平方米,若按高为一米来排列,有五十多公里长,即使________,也要夜以继日。作为人类文明奇迹和世界文化艺术瑰宝,敦煌壁画的重大价值不光是数量之巨,而且更在于其内涵的________。

  A.浮光掠影 异彩纷呈 B.蜻蜓点水 丰富多彩

  C.一目十行 源远流长 D.走马观花 博大精深

  【答案】D

  【解析】突破口在第一个成语上。文段中出现了表示让步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说明前面即使是大致的浏览一下,也要“夜以继日”的看很久,所以第一空应该填入一个表示“大致浏览”的成语,目标锁定C和D两个选项。但是C选项表是的“浏览”仅限于“书本上的文字”,因此最后选定D选项。

  【例3】有研究表明,生物大灭绝在历史上发生过二十几次,大约每2600万年发生一次,似乎具有______。对于物种大灭绝的发生是否真的如此频繁和有规律,还有争议。但即便是最______的估计,也认为至少有5次物种大灭绝是非常明显的。

  A.必然性 乐观

  B.规律性 简单

  C.突发性 粗略

  D.周期性 保守

  【答案】D

  【解析】第一空前面“大约每2600万年发生一次”提示第一空应该填入“规律性”或者“周期性”。第二空后面用到了“至少”这个词,因此在“简单估计”和“保守估计”中选择“保守估计”更为恰当。

  【例4】19世纪的西方建筑师大多满足于把钢铁作为一种______手段应用于当时流行的古典式或哥特式建筑。很久以后,建筑师才______了古典和哥特模式,充分发挥了钢铁构架结构的各种潜能。

  A.次要 放弃

  B.补充 摆脱

  C.主要 超越

  D.典型 淘汰

  【答案】B

  【解析】文段里面提示语言“很久以后…才…充分发挥了钢铁构架结构的各种潜能”说明在19世纪的时候钢铁结构没有在建筑上广泛使用,因此排除“主要”和“典型”。A和B选项中,第一空“次要”和“补充”都可以,所以再从第二空进行辨析。同样的,通过文段给我们的提示,知道是“很久以后,建筑师才充分的发挥了钢铁结构的潜能”,这里用到一个“才”字,说明带有一种无奈和被动的情绪,从这一点入手,选择“摆脱”比选择“放弃”要好。综上所述,B项正确。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逻辑思维”是指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充分的利用语境已经给出的信息来做题,而不能只凭语感做题。


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行测:联想跳跃阅读法
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行测:言语题条件复句用法
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行测:"标点符号"是提示
国家公务员考试2014年行测备考:必用代入排除的题型
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数量关系不得不说的黄金分割之美
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战国时期的排列组合智慧
国家公务员2014年考试行测:真假推理技巧
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四级跳
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备考:排列组合“双手遮天”
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申论热点:长假还要不要
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申论热指导:中国特色
2014浅谈中国特色公考录用制度对申论考试的启示
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申论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申论万能八条具体应用
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修订内容的通知
  • 上一个文章: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